简体 繁体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8217 人浏览分享

[心得攻略] 在香港生存有什么烦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5 09: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可以是各个方面的
发表于 2023-8-5 09: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在說房和房價
清明我來說說另一個房
沒房可以租
死了沒墓地總不能租吧
HK逐漸邁入老齡化
普通家庭已經到了一種活著沒房住
死了沒地葬的地步
公墓小小一塊墓地要至少25萬RMB
而且不帶議價的 你不要 搶著要

在香港生存有什么烦恼?-1.jpg
快到頂了

在香港生存有什么烦恼?-2.jpg



這樣的後果讓香港人壓力非常非常大
擴建公墓是必然的 但不叫公墓了
叫公共骨灰存放處
造樓 你可以拆了建住宅 OK的
但墓地山總不能給它推平了吧
你建了 它就是永久存在的
香港人口密度已經大到讓人不舒服的地步
前面圖片可以看到
連這麼講究風水的香港人居然都在公墓邊上造住房了
可想而知這個問題是有多煩惱

香港 《大公报》3日发表文章称,香港骨灰龛位供应严重不足,近年越来越多港人北上购买墓地安置先人。不少墓园也推出各种实惠的墓地,打出“高铁牌”,吸引了不少港客组团前往考察。

文章摘编如下:

香港骨灰龛位供应严重不足,近年越来越多港人北上购买墓地安置先人。然而近年来广州和深圳等珠三角墓地价格居高不下,动辄数十万,不堪墓地高价的港人纷纷转往厦深铁路和广深高铁沿线的汕头、惠东等侨乡地区购买墓地。代理内地墓园的中介透露,现时每年千名港人在广东落葬,料今后每年至少有一成增幅。

清明将至,大批港人北上拜山祭祖。深港节日旅客过境小组预测,4月3日、4日两天,深圳口岸每日客流量将超过80万人次,而5日将迎最高峰值,预计超过90万人次,总体客流同比增长16.5%。

近日,深圳各大墓园人流开始明显增多,其中深圳大鹏湾华侨墓园和吉田墓园的墓地仍将是港人北上祭拜先人的主要墓园,目前两大园区外围均已安排警力及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据了解,部分墓园出现墓位紧张的局面,其中以香港人为主的华侨墓园,每年清明有逾10万名港人前往扫墓,目前该墓园的墓位已基本售尽。

大鹏湾华侨墓园1980年开建,1982年开始出售墓位。墓园管理处负责人透露,全墓园5万多个墓位,基本售罄,已使用的超过六成,其中九成以上都是港澳台同胞的先人。由于环境优美,华侨墓园的墓位是深圳市价位最高的,涨价也最快。

近年来广州和深圳的墓地价位愈炒愈高,同时广东各地墓园也陆续展开扩建工程,潮汕、惠东等粤东地区也加入抢吸港客行列。不少墓园推出各种实惠的墓地,打出“高铁牌”,吸引了不少港客组团前往考察。

“香港拥有庞大的潮汕籍人士,不少长者早年移民香港,老年亦有‘落叶归根’的打算。”内地中介黄小姐告诉记者,如今随着厦深高铁通车,港人由深圳乘坐高铁前往潮州、汕头等地仅需1个多个小时,不再担心清明期间公路大塞车。

相比香港,内地墓地供应确实较为充足,且收费也可便宜至少一半,不少香港长者见到龛位不足,索性北上买墓地作土葬。黄小姐透露,现时每年大概新增近千名港人遗体在广东落葬,相信今后每年的增幅至少会有一成。她透露,今年内地的墓地生意较去年火爆,其中粤东地区的墓地越来越受港人欢迎。

今年年初,祖籍汕头潮阳、早年移民香港的黄伯在汕头潮阳购买一块墓地,4平方米仅需2万多元,相比深圳,便宜至少一半。“一来可让老人落叶归根,二来乘坐高铁祭拜先人更加方便,不怕塞车。”黄伯的大儿子说,其父亲虽移民香港多年,但与家乡感情很深,逢年过节必定会返乡团聚。此次专程到汕头备置墓地,相信是想让儿孙以后多回家乡走动,联络感情。
发表于 2023-8-5 09: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购。
发表于 2023-8-5 09: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回答
1。房價太貴:
香港人大學畢業一般收入在12000港幣左右
如果本身家庭沒有房子,租一個9坪米的套防一個月要5000元。
要供養父母 3000元,剩下的4000元要坐車,吃飯,跟本就沒有未來。
如果想買一個 37平方米的房子要400萬港元。
一個比較上進的畢業生有25000元收入,扣取一切開支,一個月儲12000元,也是買不到房子。所以年輕一代很失落。
有人提到97年董健華的85000計劃。
當年,董伯伯公佈85000計劃(即每年建85000個公共房屋),再加上正號遇上97亞洲金融風暴,香港一大堆"負資產"上街遊行,最終董伯伯說:85000已經不存在了。 為這計劃寫上句號。
只可以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無論是政府還是市民,也不願意再看到樓價暴跌的情況。難不成公佈第2個85000時又遇上一個什麼金融核爆。所以近期政府都指會提出物業印花稅等去阻止炒賣行為。
2。物貨上漲速度太快,5年前,一個午餐25元。今天吃已經要35-40元。上升30%,而人工卻沒有按此比例上升。
3.產業單一化,香港只有服務業,金融業,即使現在科網相關的工作十分火,但有能力的人還是會向錢看,去從事投行有關工作。服務業令街上小商戶,大量老字號倒閉。舉個例子,在銅鑼灣一間老字餐館月租原本50萬,合約到期,業主要加到120萬,加70萬,怎能夠負擔。然後這鋪就租給名店,名錶,金鋪。大量老字號因此倒閉。
本人也經常會到深圳逛逛,也令我來起以前我香港,各式店鋪百花齊放,他們每天生意額不需要太高也能夠維持生活,而香港的鋪頭一天天被大財團侵佔。有時走到旺角逛街,通街也是藥房,金鋪。大型連鎖時裝店,在家樂坊的一堆少店也準備一整層變成H& M。唉,街都不想出了。
4.政府97回歸以來沒有做過什麼利民的政策:
回歸後,一時說香港要打做成中藥港,一會兒又說要做科技港,結果什麼也做不到。再者,現在的香港政府舉步維艱,當然政府自己也有責任,97回歸到現在幾乎沒有利民政蹟可言,像一個香港最緊的熱話:用600億起高鐵,發現要超支外,還說:原來一地兩驗未通過,高鐵只會成為"快一點"的火車。這些也另香港人十分不滿。
對比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與香港十分相似的地方,文化,面積也和香港差不多,當年大家也是四小龍之一,如今,新加坡超越香港已成事實。在房屋政策方面,當然,香港山比新加坡多。但香港依然有很多土地。還有很多房屋政策可以向新加坡學習。新加坡政府行事強硬,相對香港民主更少,但政府真的是做實事。他們的總理李顯龍說過:公共房屋(組屋)必定要最少600平方尺以上。而且申請容易,價錢比香港還要便宜,要知道新加坡人均收入比香港還要高,詳見下圖

在香港生存有什么烦恼?-1.jpg
所以我覺得是香港政府的行動,決策力的問題。
发表于 2023-8-5 09: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子太小房子太小房子太小房子太小房子太小房子太小。
房租太高房租太高房租太高房租太高房租太高房租太高。
所处行业(互联网)发展前景有限。
某些时期需要担心因丢掉工作,签证无法续签,不能像本地同事一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辞职。
这些都是小问题。
最重要的是,香港人提及未来总有一种消极,这种消极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到身处其中的你。
这个城市的未来晦暗不明,作为一个新移民虽然越来越融入,却依然坐(chun)立(chun)不(yu)安(dong)想要逃离。
发表于 2023-8-5 09: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1. 不会说广东话。我在这里念书,很想认识同龄的香港人,可惜目前还没有认识。
2. 蔬菜特别不好吃,我也不会做饭,干脆也就不吃水果蔬菜了,用维生素代替,虽然这样应该特别不好。食物真的吃不习惯,不知道为什么。
3.房屋很小,房租很贵,我租的是一个5平米左右的单间,房租折合人民币3000元一个月。(评论里大家都在说便宜,好吧,答主是在10月初房价比较低时租下的房子,我又同学住在隔壁的名城,房间比我的稍大一点点,5000人民币一个月)
所以,在香港,在香港,这基本上是最便宜的单间了。
不好意思,下图基本是我房间最整洁的时候了。

在香港生存有什么烦恼?-1.jpg

其他的想到再补充。

————-
2023年更新一下
在香港呆了8年了
目前广东话已经会说了当然说的还是不太好但是日常交流没有问题
换了一家公司 也换了房子现在住的基本算舒适 可以存到不错的现金 日常开销也基本不用担心
换了香港护照
现在香港对我来说最不好的地方在于 人口密度 天气 和居住面积小

未来会争取移民
发表于 2023-8-6 10:5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智慧犹如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我的心!
发表于 2023-8-7 00: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帖子就像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让人深深沉醉!
发表于 2023-8-11 07:1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帖子就像一杯冰饮,让我在炎热的夏天感到清凉!
发表于 2023-8-20 06: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顶一下,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1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联系我们
  • 邮箱:ivy#starcloudedu.com(请把#改成@)
  • 电话:+86-17811866709 +852-52693956
  • QQ : 613606138 QQ : 613606135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至下午7点) FLYER GROUP LIMITED COPYRIGHT 2023
  • 扫描访问手机版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星云教育社区 |网站地图

GMT+8, 2024-6-3 07:53 , Processed in 0.083872 second(s), 94 queries .

© 2023-2033 FLYER GROUP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