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ck 发表于 2023-9-22 18:40:16

香港保险怎么样?

香港保险

wxfhua250 发表于 2023-9-22 18:40:45

Kakin:香港保险好与坏(总结性长文好文)更成熟规范
内地保险业兴起也就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儿,但香港保险业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欧美的保险巨头在香港都有分支机构,整个保险市场很发达,竞争也很激烈,所以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水平都相对比较好。目前内地保险行业遇到的问题,香港保险业老早就经历过了,所以比内地更成熟、更规范。
---
更便宜
买保险的时候,定价利率越高,保费越便宜,目前香港保险定价利率大多在3.5%-4.5%之间,比国内高很多,保费自然也便宜不少。
比如重疾险,香港比内地半数以上的产品费率要便宜20%-30%。
另外虽然现在去香港买保险的人不少,但大多数人还是没这个条件或者意识,内地很多保险公司占据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没太大改进的动力!
---
理赔更方便
相比内地保险,香港保险更加“严进宽出”,也就是投保的时候审核会比较严格,但理赔的时候更方便。
比如对于几种高发的重疾,内地和香港定义基本上差不多,但一些疾病的定义,香港保险会更宽松一些,这样对投保人比较有利。
再举个具体的栗子,比如脑中风后遗症吧,香港判定后遗症的依据是,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而内地要求180天,差别这么大,对投保人来说,肯定是香港的定义更人性化。
不过也不能一刀切,并不是香港对于所有疾病的定义都更宽泛、理赔更方便,只是说相比内地存在一些优势,还是要投保的时候好好看看条款,一个一个对比分析下,才好说哪个更划算。
---
保单分红更多、保额更高
香港的投资市场很发达,投资范围更广,可以全球配置,而内地投资渠道比较窄,可投项目有限,所以香港保单的分红比内地多,从而保额也更高。
比如你在内地买一个重疾险,保额50万,60年以后,保额还是50万。但你在香港买,保额会增加,可能就变成80万、100万了。
---
跨境资产配置
香港的保单都是用美元和港币计价,所以去香港买保险,其实也是一种跨境资产配置,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尤其是过去几年,人民币贬值、美元走强,对高净值人士来说,去香港刷卡买港险、无限额换汇,简直爽到飞起。

vgbvgb 发表于 2023-9-22 18:41:39

1
香港保险的优势
(1)历史悠久,保险业市场发达
香港保险业已经有181年的历史了,很多国家的保险巨头都会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香港保险在经历了竞争激烈的进化之后,制度和体系都更加规范与完善。

(2)美元计价
美元的保值增值资产属性。目前人民币兑美元存在一定的配置压力,配置美元资产可以对冲一下货币风险。但是,要注意,人民币升值时,虽保费在降低,但是理赔、取现的时候,能拿到的钱同样会少。所以,风险和机会都要关注。

(3)红利回报高
按照内地的保险法规定,保险中的资金只能投资于低风险对的产品。而香港保险能进行全球化投资,投资面更广,比如美债、美国股票等等。
所以投资标的的选择越多,风险相对高,收益自然也就更高啦。

(4)低保费、高保额
除了保障内容,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保费和保额的问题了,也是吸引很多人在香港投保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来总结下为啥香港保险相对便宜?

首先,香港的大健康数据乐观
在过去2年里,香港的平均寿命达到84.7岁,而内地的人均寿命是76.7岁。香港的人均寿命在过去几十年都是全世界第一,医疗技术也属于世界前列的,这些基本的客观又是为低保费打足了基础。

其次,香港企业税率更低
香港企业税率16.5%,远远低于内地的企业税率25%。
很多百姓觉得企业税率是企业的事情,与我们没有关系。但殊不知,公司为了保证能获取足够的利润,会将一定的税款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提高产品费用,保险公司亦不例外。所以,税率高的企业,产品价格也会更高。

(5)理赔定义更宽松
香港保险遵循的原则是“严核保,宽理赔”。
终末期肾病

香港
(以某香港重疾险为例)

肾衰竭:两个肾脏的功能已出现慢性及不可逆转的末期衰竭情况,以致已开始进行定期之肾脏透析法或已接受肾脏移植手术。

内地
(以内地某重疾险为例)

终末期肾病:指双肾功能慢性不可逆性衰竭,达到尿毒症期,经诊断后已经进行了至少90天的规律性透析治疗或实施了肾脏移植手术。

香港保险对终末期肾病的定义更宽泛,未要求至少90天治疗时长。
中风

香港
(以某香港重疾险为例)

中风:由于任何脑血管意外或事故产生神经功能性障碍,该神经功能性障碍必须持续最少4个星期并从身体检查中确定具有客观神经异常症状。中风包括脑组织梗塞、脑出血及由颅以外原因引致血栓塞。中风的诊断必须以电脑扫描或磁力共振作证明,并必须由脑神经专科注册医生确定该功能性障碍。

以下各项不在受保之列:
(a)因短暂性脑缺血引致的脑部症状;
(b)因偏头痛引致的脑部症状;及
(c)对眼或视神经或前庭系统功能造成影响的血管疾病。

内地
(以内地某重疾险为例)

中风:指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180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
(a)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b)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c)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香港保险要求持续治疗4周,内地保险是180天,香港保险更宽泛。

心肌梗塞

香港
(以某香港重疾险为例)

心脏病:因心脏血液供应不足,引致部分心脏肌肉(心肌)坏死,并须符合下列所有准则:
(a)典型的胸痛病历;
(b)在相关心脏事故期间心电图显示新近具急性心肌梗塞特征的变化;及
(c)以下其中一项:
      (i) 心肌酵素提高至一般公认的实验室水平的正常水平以上;或
       (ii) 心肌旋转蛋白水平达到心肌旋转蛋白I>0.5ng/ml以上,或心肌旋转蛋白T>1.0ng/ml或以上。

内地
(以内地某重疾险为例)

急性心肌梗塞: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须满足下列至少三项条件:
(1)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2)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3)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4)发病90日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

香港保险对疾病持续时长无要求,内地保险要求发病90天后。



澳门保险2022上半年数据出炉。澳门金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澳门人寿保险毛保费,一季度114亿澳门元,二季度81亿澳门元,合计195亿澳门元,创新高!较2021年同期(185亿澳门元)同比增长5.4%。2019年至今稳步上升,实现4连涨!
2022年上半年内地访客贡献39亿,是2021年同期的2倍。
其中,一季度23亿,二季度16亿,截止6月底共39亿澳门元。内地赴澳投保的保费,在澳门的占比为53.24%,超过一半。

首先,这些香港澳门的主流保险公司都是外资公司,在投资上面平均都是有超过百年的经验。可谓是经验丰富,历经无数次危机而不倒。

其次,因为这些公司的规模很大,所以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拿到很多不错的资产,而且不仅仅是美元资产。
澳门是今年网友最想打卡的旅游目的地,也是疫情下配置境外资产的首选地!
澳门好吃、好逛的地方很多,体验感很好,现在往返免隔离,机票酒店白菜价,保险公司优惠加推史无前例,金九银十,澳门走起!

linjcong 发表于 2023-9-22 18:42:16

无论香港保险抑或大陆保险,没有绝对的优劣势,但港险独有的普遍认知风险可以了解下,若这些都不足以成为阻碍,那么港险还是不错滴:
客观公正地唠叨下香港保险风险点:
1、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与《香港保险公司条例》差距还是很大滴,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不比大陆,法律诉讼费用较高,当然除了法律诉讼之外,投保人也可选择向香港的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与理赔索偿有关的纠纷,但该局目前可裁决的赔偿上限是100万港币。100万港币以下理赔纠纷投诉保险索偿投诉局可以免费处理,100万港币以上的案件则需通过诉讼或仲裁。
虽说面对法律纠纷的概率较小,但不是没有,除非我们做好了花费大量金子银子上诉的准备并且熟知香港法律,否则风险点还是有滴。
不过话说过来,在香港一个成熟的金融中心,能够闹纠纷还真的需要分析到底为啥?论法治体系,人家肯定好过大陆,闹纠纷这个事是双方受损,浪费司法资源!保险公司的单量大到没有时间搞纠纷,所有的理赔标准都在条款中,因此纠纷这个事咱需要自身检讨。
由于香港保险遵循绝对诚实原则,几乎是“无限如实告知”的方式,相信对大陆客户4月26日在香港海港城拉横幅抗议保诚拒赔事件并不陌生,原因就是投保人投保时没有如实告知,可见人家拒赔是有理有据的!
当然,谁的地盘谁老大,还是要按人家的规矩办事才好,否则,一旦有问题,可是需要甚多的维权成本,因此要深思熟虑再做决定才好!

2、汇率风险:
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人民币升值,港币同美元一同贬值;但是个人认为这是很牵强的风险点之一,毕竟目前人民币算不上是强势币种,咱们人民币贬值,人家美元还升值呢!目前状况不就是人民币下行阶段吗!对于汇率问题不确定性太大,说不好哪个好哪个不好,但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资金量大分散投资,港险作为分担投资的方式,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投资风险: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所有险资参与的都是国际化投资,其投资与全球资产的风险相关,因此投资的效益直接影响到分红险的收益。当然香港保单的现金价值分为保证和非保证两部分,非保证部分是不确定的,只有不确定的部分会随着公司的投资状况而变化。
但是利弊双行,正因为全球化投资,对冲投资风险的能力反而增强,并且收益却是比大陆可观的多!这也是为何这么多年港险吸引如此多内地客户的原因,还不是冲着人家的收益去!
所以呢,干啥没风险,银子藏在保险柜里就安全了?谁负责它的贬值风险?不过能保证一辈子不遭受盗窃也是一种方案,表示尊重!

4、公司安全性风险:
大陆保险法至少保证人寿保单的的安全性,当然只要党国在!但是但是香港小保险公司并非如此,至少我不知道有那款法条有如此的规定!富通大家应该不陌生,公司不算小,但是2008年也险些倒闭;若香港保险公司被迫走向破产清算的地步,那么内地投保想要及时获知相关信息并采取措施维护合法权益,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人家英国保诚集团在1848年创立至今,上百年的历史,不但没事还活的好好的!除此之外,至今为止香港地区从未有过保险公司破产案例!总而言之,不要杞人忧天,选择香港大品牌公司的保险,还是很靠谱的!切记是大品牌哦。

5、退保风险:
要知道香港保险前三年的现金价值几乎为零,但是退保,投保人只能拿到保单的现金价值!可见购买需谨慎,港险是长期投资的金融产品,若没有足额的闲置资金,还是建议谨慎选择。毕竟中途选择退保,所要承受的损失是非常之大的!

6、医疗风险:
对于在香港健康险的购买,只有在香港保险公司指定的医院才能获赔。若在此范围外就医,香港保险公司是否承认有待核实,目前没有经历过港险理赔,不做评论。
无论如何,投保时都需要仔细核实保单中的医疗机构清单,以免出现日后理赔纠纷的问题!一切在条款中都会找到答案。

7、语言风险:
香港延袭英美法系,内地是大陆法系,因此在很多条款解释方面,用中文解释是逻辑不顺的,并且条款都是繁体字,阅读起来甚是不便,如此在购买时,很可能因为语言障碍而至使迷迷糊糊购买保险,为理赔埋下雷。

总的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香港保险都适合所有的大陆人,即便你是土豪,利弊咱都清晰了,决定自己来!但是但是,健康险【重疾险、医疗险】,能在大陆解决就在大陆,无论购买还是理赔,大陆确实方便些。另外,咱大陆的健康险快要后来者居上了,对比起来还是有优势的,当然还是要按照需求来,优势点不同倒是真的。
若你考虑的不仅仅是健康那点事,那啥都甭说了,理财分红、传承避税、转移资产、境外资产配置等,一揽子高大上的事在等你!
香港保险还真是能解决你的高大上需求,只想说,香港值得你去,但是但是记得选择大平台,用好保险解决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法治社会,风险都是为不遵守游戏规则的预备的,简单的事,咱不要复杂!

柯南君 发表于 2023-9-22 18:42:45

题主的问题关键在于“大陆保险与香港保险谁更好?”
不好意思,这也是一道主观题,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港险好还是陆险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问题,例如:宝马好还是奔驰好?耐克好还是阿迪好?广州好还是深圳好?

无论是香港保险,还是大陆保险,由于涉及不到不同的利益群体,难免会有“屁股决定脑袋”的声音。无论哪个市场,都会有高品质的专业服务,也一定存在销售误导。
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一、关于港险

香港保险并不是神话,面对成熟的香港保险行业,内地的险企也在不断地成长。
香港保险虽然以“安全”吸引了大批内地客户赴港投保,但是实际上,内地从事香港保险业介绍的第三方水平参差不齐,同样存在销售误导的情形,片面宣传预期高收益,信息披露不充分,忽视健康申报造成理赔纠纷等,大陆市场存在,香港市场同样存在。
挑选一个靠谱的人比挑选产品更重要。保险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销售模式决定保险行业的服务质量。
有没广州这边的保险经纪人推荐或自荐,靠谱专业点的?
————————
二、港险性价比更高?

如果放在2015年前没错;但是,随着大陆市场启动费率改革,现在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不少费率媲美香港,保障范围全面的产品。
尤其针对吸烟人群而言,选择大陆保险反而会更便宜,因为香港重疾险加费20-25%,定期寿险加费50-80%,香港保险的价格优势就更不存在了。
论坛上经常看到一些表格狂热者晒“对比表”,对比的对象一般是平X人寿“平X福”、中X人寿“康X”、友X“全佑至珍”之类的产品,这无异于以偏概全,拿香港90分的产品和内地60分的产品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这些“大”公司由于拥有品牌和渠道优势,因此其产品仍然维持其既有的保守定价,与香港保险相比较,确实“太贵了”,但是如果您关注一些锐意新晋的保险公司,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都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费率更低,保障范围更广,而且还有其他香港保险不能媲美的优势,只是受到公司品牌和销售渠道的限制,无法有效送达全部消费者罢了。

无论是大陆保险市场还是香港保险市场,都存在高分产品,也同样存在“坑爹”60分的产品。

但是,这个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实际上要求是很高的,现在中国大陆有180多家保险公司,其中有70多家寿险公司,80多家财险公司(也有寿险产品)……每家保险公司都有数十种产品,更不要说还有香港保险,产品数量数千计,眼花缭乱,很多保险购买者陷入精明思考陷阱,非常用心的比较公司、利益、条款,却忽略了专业的事可以交给专业的人做。
————————
三、港险重疾险疾病更全?

无数的统计数据和理赔实践告诉我们,病种多的险种不是一定好,病种少的险种不意味着保障不全面。中国保监局统一规定的25种重疾已经覆盖了95%的高发疾病,除此之外都是小概率疾病,除非您有特殊需求及品牌偏好,可保疾病病种的多与少不应该是左右您选择重疾险的决定性因素。
与其关注重疾险的种类,不如关注重疾险的定义;大陆保险的监管严格,25种高发重疾是统一规定的,但是香港各家保险公司的重疾定义五花八门,并不是所有的重疾险产品都那么“表里如一”。

香港有香港的金融自由,大陆有大陆的严格监管。

四、投保建议

如果你要高保额、追求潜在高收益、有境外资产配置需求、认同及遵守“最高诚信”原则的人,香港保险应该更适合您;
如果你投保保额不高、吸烟体、有体况、重视保障甚于收益、“怕麻烦”,大陆保险更适合你的情况。
还有一些特定的险种,比如意外险、医疗险、旅游险,大陆保险都是更好的选择。

tonyhuyy 发表于 2023-9-22 18:43:28

香港保險好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長途跋涉也要來香港買保險,來香港買保險不單需要買機票還有訂酒店,買電話卡等等,但是在尖沙咀的街頭或者驗證中心就是擠滿了人,有的就是剛剛投完保的,有的就是在排隊等交保費的,結合客戶給出來的答案,希望能解答你的困惑。
·保費低

決定來香港投保的大部分人相信有拿過國內的保單和香港的保單比較過,覺得香港的更符合他們的要求或者更划算一點他們才決定過來買保險的,計算保費率高低的其中一個觀點,就是壽命的長和短的因素,大家都知道香港已經成為最長壽的城市之一,香港男性平均壽命有81.32歲,而女性則達87.34歲,越長壽代表死亡率變低了,那需要賠償的壽險方面是不是也會降低?而保險公司也可以利用這些保費投資多幾年,所以香港的保費是比國內便宜大概20%-40%的保費。
·疾病定義

香港友邦的疾病定義比起其他的保險公司相對來說是比較寬鬆的,舉個例子, 之前浙江省中醫院輸血沒能一人一針,導致幾名患者感染愛滋病毒,這樣的情形在國內是不賠的,而在香港因輸血感染HIV是可以理賠的。
再者中風的例子,香港的保險确认条件:由神經科專科醫生證明永久性神經損害,由事故發生後持續至少六周。而國內就需要,只保障“后遗症”,疾病确诊180日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2)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美金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最近的人民幣貶值的速度,貶值達10.8%,所以適當的持有外幣,可以分散貨幣的風險,香港的大部分保單都是以美金但為主,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分紅保單

香港大部分重疾保單都是有分紅的,如果說今天買的是100萬保額的,可能到了40年50年後,你的保額已經去到200萬甚至300萬了,分紅不但令你的保額不斷上升而且也能追上物價和醫療通脹,而國內的大部分都是沒有分紅的,舉個例子說,你今天買的是100萬保額,在50年後你依然是100萬,你覺得加上物價通脹下,你的100萬還剩下多少價值?
還有其他沒打出來,當然你還有疑問的話歡迎你私聊我。
·

穷人的阳光 发表于 2023-9-25 18:37:19

楼主,你的智慧犹如春风,让我的心花怒放!🌺

shenzhen 发表于 2023-11-3 22:27:13

你的智慧犹如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我的心!

呼啦嘿 发表于 2023-11-10 13:28:59

看你的帖子就像是在品尝一杯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wushuhong 发表于 2023-11-18 02:06:18

谁说英雄不问出处,我就问,楼主是哪里人?!😁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保险怎么样?